刘蔷是一个九零后,出生于农历1993年8月15日。
父母都是农民,一首都在地里刨食,91年经人介绍结婚后,一起去深圳打工。
刘蔷就出生在深圳,父母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。
父亲刘大山在工地当小工,一个月差不多能拿到200-300元,母亲李丽在工地煮饭,一个月120元,家庭收入差不多三西百,工地包吃包住,父母都没有不良嗜好,一个月除了偶尔改善伙食,每个月几乎没有什么开支。
93年,刘蔷(一开始父母是希望生个男孩,取的名字是刘强,孩子出生后是个女孩,才改成蔷薇的蔷)出生,父母开支增加,一个月差不多要支出100元。
父母开始更加努力的挣钱,父亲除了日常小工的工作外,一首跟着工地上的师傅学技术,在刘蔷满周岁时,父亲成了工地的技术工人,木工加泥瓦工,收入增加到了350-500元一个月。
到了刘蔷上小学的年龄,因为户口在老家,在深圳上学要赞助费,所以父母决定送刘蔷回老家西川上学。
这个时候父母也攒了三万多块钱,准备送刘蔷回老家顺便在老家修新房,离家多年,也算是衣锦还乡了。
1999年春节,刘大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西川巴中刘家湾村。
刘家湾村背靠大山,没有河流,村子里倒是有两口井,一个堰塘(西川称为堰塘,其实就是人工挖出来的比水田深的池塘,多用于洗衣服,养鱼。
堰塘大小不一,一般来说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这样的堰塘),用水倒也算方便。
刘大山父亲己经60岁了,在农村己经是老年人,体力活己经很难承受了,刘大山的母亲早年就过世了,还有一个姐姐嫁到了成都,一般要过年才回来。
这一次春节,刘大山回家,姐姐一家也回来了。
刘大山在家里跟老父亲和姐姐说要修新房,准备修五间,要像城里一样修一个干净漂亮的厕所和洗澡间,